纳一二十人乘凉。
老宅、古树、绿荫,为小街构筑了一道古朴、闲适的街景。
这条街又叫书画街。
从前,这里偶有三五个人摆摊儿卖书画,多数都是那条商业街的老店主,他们在百无聊赖中打发着光阴,等待着店铺的交付使用。
经营者三心二意,从不吆喝,生意自然不怎么好,多数时候,经营者只是坐在树阴下面饮茶闲聊,打发时光。
而后,当地廉价的房租吸引了大批流浪艺术家,等那些老店主获得了自己的店面,登堂入室后,小街的“书画业”已颇具规模。二十多位年轻的流浪艺术家已聚集于此,在街边浓荫下就地设摊。
一块白布铺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面画着一些高深莫测、玄妙纷杂的色块,或者是扭曲变形的人物像,一群群新装修了房子的年轻夫妇慕名而来,驻足观赏,久而久之,小街名声在外,摆摊者个个生意不错。
那些艺术家们看上去多少有点浪漫气息,个个口若悬河。此时的舒畅,正站在窗口,微笑地看着那群艺术家们忽悠顾客。
“太笨了,这话我童年时代就在说了,这么多年,一点没有创新”,舒畅嘲讽地笑了。
正在这时,他突然看到看到什么,脸色肌肉跳动着,痉挛起来,仿佛重新陷入噩梦中。
第3章 狮子大开口也到这地步
马路边,一群群选购绘画作品的年轻夫妇当中,有两个身材高的人显得特别醒目。
其中一个人似乎是本地人,或者说,他长得一幅中国人面貌。他的穿着打扮在人群当中显得很另类。那是一幅典型的雅皮士打扮。身为男人,他头发半长不长,梳出一个油光水滑的小辫。身穿一套牛仔服,牛仔裤上露出几个整齐的大洞。
是的,是整齐的大洞。洞口边缘整齐,布丝排列有序,一看就是刻意制作出来的“破洞”。
尤其是他那双鞋。
一般穿牛仔裤应该配运动鞋,但这个人脚上却蹬的是一双做工考究的皮鞋,鞋面擦得锃亮,与他那身貌似褴褛的牛仔装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离谱的是他身边的那位同伴。
这是个西方人。一般在中国待久的西方人,常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基于东方文化的谦和气质。这种人脸上长挂着和煦的微笑,不自觉地向周围散发着平和的身体语言,只看背影,分不清他们是中国人还是老外。
但这个人不一样,他浑身肌肉贲起,像捕食前的豹子一样,浑身上下透露出警觉的神态,虽然他竭力伪装的和善,但所有路过他的人,都小心翼翼的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