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取。总共卖了两贯钱,经过这么一折腾,陈名恩手里只剩下150多文铜钱。主要是这种黎家厚布比较贵,一匹要500文,想起要拿这么贵的新布去当风吹日晒的船帆,泊福疼的脸上都抽抽了。
“贵点也值了,这简直就是帆布,还带着麻!”洪涛原本还打算把两层黎布像纳鞋底一样用密致的针脚缝制在一起,这样比较结实耐用。可是当他亲眼看到这种黑色布料之后,立刻就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这种布已经很厚重了,而且里面不光是棉,更多的是麻,比后世的帆布还紧密,只要不长期潮湿,一层也足够当帆用的。要是再把上面刷薄薄一层桐油,那就是很理想的帆布。当然了,这是相对而言,和后世那些合成面料相比,这种布小面积使用还凑合,面积太大之后,就太沉了,沾上水之后自重更大,一个人够呛能拉的起来。
“阿珠,还得麻烦你和嫂子们,就按照那面破帆的大小缝制吧,四边都要双层,打眼的地方要双面加布眼多缝几层。这也就70多公分宽,一匹有多长?”洪涛对布料很满意,但是对幅宽有点鄙视,才不到一米宽,太窄了!
第十九章水捞饭
“四丈!”泊珠已经成了洪涛的应声虫,洪涛说啥她都点头,而且立刻执行。
“四丈,小鱼小虾小蛟,都过来,帮叔叔算算,四丈是多少尺?”洪涛一点都不放过扫盲大业,他心里已经得出了答案,还让泊珠带着3个孩子自己算出一个答案来。
宋朝的一匹布长度不到13米,这种黎布幅宽还是最窄的,只有不到70公分。这样的话,一匹布连同双层边角算上,将将也就做出两张帆来,两匹布四张帆,仅够黄家和泊家四艘小船用的,泊珠和自己家的三艘船还没帆用呢。但是这也没办法,钱不够买不起那么多厚黎布,想要更多的帆只能去打更多的鱼。为了这个目标,沙滩上立马就成了竹制品加工厂,男人们劈竹条编蟹笼,女人们就着篝火的亮光开始裁剪缝制帆布,就连孩子也得帮大人打下手,晚饭是简单的咸鱼、芋头和白米饭,就在沙滩上凑合吃。
洪涛不会编竹器,对目前这种大针粗线的缝制方式也不拿手,于是他主动担任了厨师的职务,把泊家两位嫂子替换了下来。蒸米饭和芋头洪涛还是会的,而且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蒸得好。宋朝人恐怕不知道啥叫水捞饭吧?这玩意做出来比蒸、闷都能多出三分之一,特别出数。不过也仅仅是看着多,真吃下去,该是一斤米还是一斤米,全是骗眼睛用的。
这里要说清楚一个概念,这个水捞饭和后世饭店里那些鲍鱼捞饭、鱼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