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江山,但是上百年的氛围积累下来使得宋朝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这也就是俗称“烧坏了脑子的读书人”。
“禹岩,这几日港口有什么变化没有?!”王静辉淡淡地问道。
“先生,这几日杭州港口船只已经较上个月减少了三成,其去向都是向北,目的地并不清楚……”禹岩是王静辉的贴身书童,彦生接任大宋情报局后,王静辉便从他的二代弟子中选出了两人为自己的书童,一边帮助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另外也是对他们加强锻炼。
王静辉听后默不作声,旁边的赵煦问道:“先生为什么这么关注港口船只的动向呢?”
“没有什么。不过是计算一番大宋出兵燕云的时间罢了!”王静辉笑着摸着赵煦的头说道。
“大宋出兵燕云和杭州港口的船只有什么关联?!”
“这是一种战术,不过从前没有人用过罢了!三年前我向你父皇建议的,枢密院在论证后便开始做准备工作。现在辽国战事已经快要接近到尾声了,磨古斯联军已是强弩之末,他们终归还不是契丹人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已经达到削弱辽国的战略目标,亲自下手也是理所当然之中!”王静辉笑着说道。
看着两个孩子还有些迷惑的样子,王静辉继续说道:“我打听杭州港口内船只情况就是在推算大宋的跨海登陆作战的准备情况。这一战术打法便是从我大宋京东东路的登州港开始集中十万大宋将士,通过海上船只直接在辽国燕云防线后部的来州登陆,占领来州后就可以从容地选择是从后方向燕云防线进攻还是直接攻向辽国大定府,这样无论作何选择都会极大地打乱辽国的兵力调动,大宋取得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会更小一些!”
“先生,这么做岂不是太过冒险了?!”禹岩问道:“这样做固然是甚合兵法之中‘奇兵’之策,但是十万将士跨海横渡到辽国腹地来州,且不论他们上岸后还有多少战力,就是后防补给也是及其困难的!”
王静辉点点头笑着说道:“问得好!这正是现在跨海登陆作战的薄弱环节,要不然这种战术在提出来后到现在整整准备了三年之久,整个作战计划已经得到了详细地论证。辽国来州有人会为大宋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那里已经建成了不少的粮仓,这些都是为我们宋军所准备的,况且依照现在的局势看来,宋军一旦登陆后兵力方向比较宽裕。只要补给足够的话,也可以选择向大定府方向前进。”
就在大宋举国知识分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税法执行上面的时候,熙宁六年九月十三日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