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休息了。李侍郎,你且请便。”
“恭送右仆shè。”
李靖打马离开皇宫。李靖虽然当右仆shè,不过因脚有痼疾时好时坏。李世民为了照顾他,特准他如果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书、门下省去办理政务,若身体不便参加完政事堂的会议便可回家休养。所以,在政事堂吃完饭后,其他人都要回到自己的衙门继续坐堂处理本衙门的政务,唯有李靖可以直接回家去。
李潜望着李靖的背影心里反复翻腾着李靖说的那几句话,“……越门而过亦不知检讨,虽然看上去是件小事,但心里分明是不把律令放在眼里。时间久了也会不将国法放在眼里……”。李靖从侯君集的一个细节便能推断出他日后的结局,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知著大抵便是如此了。李潜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前世侯君集造反的主要yòu因便是心中不平。
李潜记得前世史籍上是这样记载的:侯君集灭高昌国时,由于没有奏请朝廷便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妇女,手下将士知道后,竞相偷盗,侯君集恐其事被发,不敢制止。后来有司以此事对其进行弹劾,李世民遂下诏将侯君集等人拿入狱中。后来经岑文本上疏,李世民开释了侯君集。然而侯君集以为自己两番出征西域,战功卓著,应受嘉奖,结果却因贪污而被下狱。于是他心生不平,怏怏不乐,渐有反叛之心。
如此说来,侯君集反叛的主要原因是心中不平。抛开有司弹劾侯君集是否有根据,单说弹劾得胜还朝的大将应该是大唐的特sè风俗。早在贞观四年李靖灭突厥时便遭受过这种待遇,而且还是诬告。李靖是如何表现的呢?当时李靖不加辩白,只是顿首谢罪。后来是李潜上疏借这个机会扳倒了安修仁,使李靖免遭诬告。
李靖为什么不加变白只是顿首告罪?因为他很了解李世民,知道李世民此举的用意。首先,纵兵劫掠乃是常态。按照府兵军制的规定,士兵在沙场上出生入死却很难得到赏赐,只有劫掠敌人才能让他们发财。这种行径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许多将领都心知肚明,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他们若是管的太狠了,士卒有可能哗变。李靖是主帅,他虽然没下令劫掠,却难以保证麾下所有人都没劫掠过。所以,李世民要以治他罪为由敲打那帮骄兵悍将,免得他们尾巴翘上天去(李世民:李靖是你们的主帅又立下了盖世奇功我都要治他罪,何况你们这些老兵痞?都给我老实点!)。
其次,李世民与承平时代继位的帝王不同,他很早就独自领军,战功赫赫,满朝大将几乎都在他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