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一面又开了窗。几个小丫头见我进了屋子,都笑吟吟地拿着簸箕,收集掉落的花瓣。一场大雨洗净汴城所有的血污,就像信王抹去三个家族在世上艰难延续的痕迹,仿佛很久以前便中断了,或许根本不曾存在过。绿萼笑道:“信王本就盼着姑娘留在京中,得知姑娘回京了,还不飞到咱们府上来?”
无甚得意处,亦无言以答。我叹道:“待拜见了皇太后,咱们便去仁和屯。我害死了这么多人,在京中住着,怕要被生吃了。”
银杏迟疑道:“太后身边都是信王的人,姑娘去了,只怕也问不出什么。”
我摇一摇头,目光望向西北:“事到如今,我还怕信王的耳目么?皇太后既有心助我,我便教她走得更远些。”
喝了两口茶,翻了几页书,又觉困倦,于是伏案小憩。恍恍惚惚做了好些梦,仿佛是旧事,又仿佛从未发生过。醒来唯余茫然。原来人老了,那些足以令人躬身反省的生动梦境也随之蹒跚而去。梦太过空旷,什么都看不清楚。
小钱进来说道:“君侯终于醒了。信王府的李威在外候命,君侯可见他么?”
我饮一口茶,小心藏起梦醒时分的伤感与倦怠:“请进来吧。”
李威虽在信王府为奴,却半分为奴的恭谨都没有。他一身肌肉,腰杆挺直,行礼时显得分外生硬,甚至有些不情不愿。礼毕,我微笑道:“不知信王殿下有何吩咐?”
李威道:“王爷说,君侯要进宫向皇太后请安,自去便是,不必告诉敝府。还有,王爷听闻君侯回京了,很是高兴,本想来看望君侯,奈何遇到点变故,实在不能出府。”
高旸掌控一切军政要务,又当此要紧之时,哪里还能坐在王府中享福?若不是被府里人绊住了,便是在暗中筹划什么。我本不想问,然而李威的眼中却流露出一丝企盼与迫不及待。我不禁有些好奇,遂懒懒问道:“不知这些日子,信王殿下可还安好?”
第三十二章 花满琴台
细想起来,我并非不在意高旸的言行,只是懒怠听他在王府中的事。李威垂下眼皮,带着合宜的恭顺与痛惋,平静道:“回禀君侯,我们王爷昨夜在书房,被一个刁奴勒住了脖子,险些出事。幸而王爷自幼习武,醒来后将凶手当场格杀。”
瞧李威的神情,我原本以为最多不过是信王夫妇之间起了龃龉,李威迫不及待地来讨我欢心,不想竟是高旸在府中被刺。信王府把守严密、高手环伺,启春又剑术高超,即便是刘钜前去刺杀也未见得能一击即中,不想竟还有人能得手。我猛地站了起来,沉重的书案微微一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