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无法争取人心,恐酿成变乱;二来即便强势废帝,在史书上也只能落个乱臣贼子的罪名。所以即使是霍光这样的权臣,要行废立之事,若无皇太后的一纸诏书,在名分上终究是亏了。当今太后就好比当年的上官太后,尊贵无匹,至亲信王又掌握朝政和兵权。若不行废立之事,那才奇怪呢。”
绿萼道:“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行事的么?”
我笑道:“不错,禅让或当朝太后废立,是改朝换代最温和、最符合法统的方式。即便血流漂橹、涂炭万里,大多数的帝王仍是经禅让取得皇位的,如此在名义上,方无可挑剔。信王虽是太祖的长孙,也积了一些功劳,可毕竟不是太宗的子孙。而太宗现有两个皇子在世,论亲疏,皇位也该轮到他们坐。信王要获得皇位,唯有皇太后愿意禅让,方才不失人心。”
绿萼想了想道:“那皇太后究竟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被信王所逼迫?”
我笑道:“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信王一纸诏书在手,谁也奈何他不得。”
绿萼叹道:“这样看来,信王是非登基不可了。只怕姑娘费尽心力,也阻止不了信王。”
若无一百分的好处,高旸如何会使二百分的力气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刺杀高曜?哪怕昌王真的引回鹘南下,哪怕汴城已被重重围住,哪怕天翻地覆、四夷腾越,哪怕人心尽失,人人侧目,哪怕今日生、明日死,高旸也必会称帝。我坦然道:“这是自然。”
绿萼垂头道:“朝政上的事情,奴婢当真是不懂。奴婢也不如银杏妹妹,能帮上姑娘。”
我笑道:“谁说的?我被困在信王府的时候,多亏你当机立断,指点银杏和刘钜去找施大人,我才能查到朱云刺杀先帝的铁证。若不是你,我用什么来筹谋呢?”
绿萼垂眸一笑,微微出神,好一会儿才又问道:“咱们真的能为先帝复仇么?”
我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竭节而赴义者我也,成之与败者时也’'78'。我虽远称不上‘竭节赴义’,但先帝被刺,我没有别的路可走。”
绿萼嗯了一声,认真道:“恕奴婢直言,其实先帝已然崩逝,姑娘大可不必如此执着。奴婢不是怕死,只是人生短短数十年,姑娘已经操劳了半生,何必总是为难自己?除了父母之仇,有什么仇是非报不可的?”
隐秘而深藏的恨自心底汹涌而出,那冰寒窒息、敲骨吸髓的痛楚,足以令我拼尽余生相抗。绿萼和银杏终究还是不懂。我已无力分辩,连支撑身体的力气也阒然散去,帐顶的暗红似层层叠叠的血色胀满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