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呢?孙权是在帝国大厦里面有一个套房,江东嘛,名义上还是东汉帝国的,孙权设有产权证。刘备呢?对不起,套房也设有,借别人的房子住,那么他们怎么成功了呢?前有车后有辙,看曹操啊。曹操给他们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曹操提供的正面经验是士族阶级并不可泊,可以战胜的,曹操提供的反面经验是士族阶级力量很大,不能硬来。所以曹操说是逆流而上,孙权是顺势而为,而刘备是绕道而行,怎么讲?孙权顺势而为,什么叫顺势而为?就是江东化,既然这个天下总归是士族的,我这个地方就先给它算了,所以孙权的道路我称之为“本土化生存”,就是孙权的哥哥孙策打回江东的时候,他依靠的力量主要是淮子四将领和流亡北士,就是都不是江东人,他是靠那些非江东人,也非江东士族的一些人建立起来的政权,他早期依靠的主要是周瑜、张昭,周瑜是淮烟将领的代表。
张昭是流亡北士的代表,那么这些人在江东设有根基,设有势力,可以放心地使用,那所以孙权的前期你看他的君臣关系是比较和睦和谐的,因为这些人可以放心啊,但问题在于这些人是外来的他设有根基,孙吴要在江东扎根你必须依靠本土士族,也就是你必须江东化,所以孙权到中后期就逐步把权力交到江东士族的手上,比如说顾雍为巫相,陆逊为统帅,那四大家族的顾、陆两家分了文武大权,而且江东士族的子弟进入孙权的幕府和政府的数以千以,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吴人治吴”,吴人治吴就是江东化就是本土化,这样一来江东士族和孙吴政权就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当外来的军事力量要来对付东江的时候,江东士族挺身而出,它不仅是保卫孙权,它也是保卫自己啊,要知道中国人的家族地方观念是很强的,保家卫国是两个概念合成一个概念。但是任何方案都是双刃剑,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孙权的江东化、本土化,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