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保护士族地主阶级垄断做官权力的特权,把这个方案交给曹王,曹王拿来一看马上明白了,原来你们这些喊着拥护汉王朝、要复兴汉室,不让我们曹家篡位,说白了你是要这个。什么拥汉,就是要你们士族的特权,好嘛,我跟你做交易,我同意,实行九品官人之法或者叫做九品中正制。于是这些人马上说我们大家都盼望己久啊,不好意思,殿下赶陕称帝吧,曹王说不好意思我怎么能称帝,咬呀你要不称帝,武王在这个坟墓里头睡不安稳嘛,曹王当皇帝了。所以士族是不一样的,孔融、荀或、陈群代表三种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如果我们要评价一下,我觉得是孔融高做,荀或高尚,陈群高明。他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日的,实现了本阶级的日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曹王的想法不等于曹操的想法,曹操并设有说一定要当皇帝,这曹操当不当皇帝的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关趣就是曹操说的那一句“如果天命在君,吾为周文王矣”这个话到底怎么理解?吕思勉先生说那就是不想当皇帝,很多历史学家说那其实就是暗未他儿子当皇帝,其实我的看法曹操那个时候就是听天由命,因为曹操这个人的特点是有理想无蓝图,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的路怎么走,他的路是摸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摸出来的,走到哪儿算哪儿,你去看他的《述志令》他讲得很清楚,你就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走到最后陕死的时候听天由命吧,该怎么着怎么着吧,我不管,是这个意思。但是曹不和士族地主阶级达到这样一笔政治交易以后,就使曹魏政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陛质变了,由法家寒族之政权演变为儒家士族之政权,虽然表面上他获得了皇帝的称号,实际上背离了曹操当年的初衷,是曹王的胜利,曹操的失败,曹王的喜剧,曹操的悲剧。所以曹王之魏朝己非曹操之魏国,当皇袍加在了曹王身上的时候,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画成一张大白脸了,所以曹王称帝之日即是曹魏灭亡之时,以后的司马代魏那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为己经变成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权再来一次加冕仪式,这是曹魏。
画外音:自从汉天子被曹操迎奉到许都之后,汉朝廷被曹操一步步掏空,公无21日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他的魏王政府成为事实上新朝廷,但是曹操在当不当皇帝这个问题上面对象孔融、荀或等士族或明或暗的反对,必里还是很矛盾的,事实上曹操最终并设有称帝,而称霏江东的孙权却于公无229年称帝了,难道孙权不知道士族的厉害呜?孙权的建国道路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说曹操是借东汉的房子搞装修,那么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