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以死来捍卫这个正道。曹操看了以后大吃一惊,因为曹植的妻子是崔琰的侄女,要按私情崔琰应该支持曹植的,但是他支持曹丕,所以曹操非常敬重。那么按说这个它不该成为曹操杀崔琰的原因对不对,观点不是一致吗,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裴松之在这个地方加了一条注,注的是什么呢?说曹植的那个妻子,也就是崔琰的那个侄女,有一天因为穿了一件漂亮衣裳被曹操杀了。他这条注没有注在《三国志·;曹植传》,而注到了《三国志·;崔琰传》,而且注到这个地方,我觉得裴松之好像在暗示什么,暗示说崔琰的死其实与曹植、曹丕兄弟争夺这个储位可能是有关系的。那么事实上也有人因此而死,比方说杨修。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崔琰之死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参与曹植、曹丕兄弟争夺储位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曹操对他敬畏的崔琰也是毫不手软的。据史书记载,在曹操死去的前一年,杨修也是因为陷入了夺嫡之争而被曹操杀害,事实果真如此吗?易中天先生将为我们分析杨修真正的死因。
*从刚才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晚年的曹操在逐步地安排政权过渡的后事。如果说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人才对他的事业至关重要;而在权力过渡的时候,对任何有可能影响权力过渡的人才,曹操一点都不会心慈手软的。那么崔琰之死可能就是与此有关联,而在历史上的杨修也同样被认为是参与了夺嫡之争,那么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杨修之死的?杨修之死与他的个人性格有什么关联吗?
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聪明人,杨修可以说是聪明绝顶,第二,杨修又是一个谦恭的人。由于杨修这个人又聪明又谦恭,所以他和曹操所有儿子的关系都很好,曹操的儿子都争着跟他交朋友,杨修谁也不敢得罪,他也都去交朋友。所以杨修的死他不因为得罪了谁,他没得罪人,但是杨修还是被曹操杀了。那么《三国志》也好,《后汉书》也好,都认为杨修的死是因为在夺嫡之争当中杨修是站在曹植一边的,再加上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这样一些原因曹操在自己临死之前把杨修杀了。
但是这个说法我认为也是可以讨论的,虽然这是《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说法,为什么可以讨论呢?有两点可疑的地方:第一点,杨修确实是曹植一党,但不是死党,是活党。曹操决定立曹丕为太子以后,杨修就想疏远曹植,是曹植抓住他不放,杨修也不敢跟曹植翻脸,维持着这样一种往来关系。既然不是死党你杀他干什么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杨修和曹丕的关系也不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