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用“趋”。
第三个叫做“剑履上殿”,就是可以配剑,穿鞋子上殿。因为我们知道古人这个礼仪它有很多的具体的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卑者见尊者一定要脱鞋,穿不穿袜子看地位高低,地位高的人可以穿袜子,地位很低的光着脚,叫“跣足”。那么剑呢,是绝对不能带进宫殿的,进宫门之前就要把配剑解下来。那么曹操现在可以带着剑,穿着鞋子,那当然袜子也可以穿,上殿了。
“如萧何故事”,就像当年刘邦给萧何的待遇一样。当然这是一种待遇,实际上曹操根本不见皇帝,皇帝在许县,曹操在邺城,有什么事儿写信,他根本不见的。但是是一种待遇,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征孙权回来,曹操获得的是封了魏公,就从侯爵进到公爵了。那么第三件事情就是他平汉中、伐张鲁回来以后,由公爵晋升为王爵,就是魏王,而且位在诸侯之上。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打破了刘邦定下的一条规矩,就是“异姓不王”,本来只有姓刘的才能封王的,这是封了一个姓曹的,他已经是破了这个例了。这是曹操三次战争回来以后政治上得到的待遇。那么到了建安二十二年的时候,曹操的政治待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一个皇帝的称号以外,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跟皇帝一模一样。而且由于他大权独揽,所以他比皇帝还皇帝。那么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曹操要当皇帝了,他只剩下一个名字了嘛。曹操要篡汉自立,或者说代汉自立了。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在这三次战争中,因为曹操要急着回到后方进行政治活动,所以都有半途而废之嫌。可以说曹操是三次放弃了军事牌,在后方却是三次打赢了政治牌,他的政治地位一升再升,最后几乎和皇帝的权力相当。此时曹操如果要称帝,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那么他为什么最终没有称帝呢?
*拥有和皇帝一样的政治待遇,并且大权独揽,曹操除了名义上不是皇帝,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