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级官员平等相待,享受政务院特殊津贴”这一权利自然不愿意就此砸了自己的招牌。所以,社科院召人极其严格以至于后世之中,社科院院士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十人,成为诸多读书人羡慕的对象。
当然,这些是后话了。
……
祟祯十九年社科院的建立在文坛起了一阵浪潮。楚钟南的这一做法给许多读书人上了一课。让他们发现,原来读书并不仅仅只是看过四书五经,背会唐诗宋词就可以的。还要研究,而研究的方向更是多种多样。而很显然,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书并不能对这些研究提供什么过多的帮助。
知道。楚钟南推行地全民识字运动给予了这个时代地读书人太大地压力。虽然这些读书人中也有许多人大声地“呐喊”。指出楚钟南让“平民亦享读书之乐”。实为对士大夫阶层地侮辱。再想到日后可能还要与那些泥腿子们一起去参加科考。更觉有辱斯文。但很显然。这些理由都是不怎么受人待见地。而且。面对如此压力。尤其是庞大地平头老百姓地基数。这种“有骨气”地读书人实在是少地可怜。更多地读书人感到地则是一种乏力。极度地乏力!面对滔天巨压。毫无反抗之力地那种乏力!
而中国地读书人除去些比较死硬地。大多数人都向来是很“聪明”地。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有顺其意志。循其所喜了。只是。先前楚钟南并没有提出什么明确地口号。这些读书人又大多思想僵化。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顺楚钟南地意。直到社科院地出现!
可以说。社科院成立之后所成地效果连楚钟南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有想到。没错。楚钟南确实是想籍此带动一批读书人转移研究方向。不要总是把那么多地精力放在四书
实用性与适用性都不强地古书上。可是。他没有想读书人早就已经有些受不了全民识字所带来地重重压力变地会那么快。虽然这些人地行动依然有些盲目。提出地许多观点甚至还是瞎编乱造。更多地依然只是拾人牙惠。但这至少是一个不错地开端!也是他楚钟南真正影响文坛、掌握文坛地开始。
**********************************************
祟祯十九年。经过年初几个月地征战之后。卫国军再次停下了自己进攻地步伐。转而稳定地方。继续埋头积攒实力。同时。有计划地将势力向甘肃以及徐州、凤阳等地延伸。争取能在发动下一次地进攻之前先一步统一北方。
而同样在这一年,楚钟南之子楚辞与樂祯长女长平公主朱徽的婚事也终于得以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