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到二十年。
查了一下库房,纯碱已经储备了不少了。因为他没有让停止,所以纯碱的收购一直在进行。正当他计划开始研制玻璃时,张铁匠和孙木匠找到了他。原来因为近来发展开始平缓,他们也有时间重新开始四轮马车的研究。毕竟这个项目是少爷亲自指定的,主动完成总比让少爷再次提起强。而且现在赵家的工匠们对专研一些技术活儿还是很有兴趣的,不但可以获利,还可以得名。现在碰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少爷能指点一下。
在停止研究前,他们就已经做了一辆四轮的马车。不过这只是一辆有四个轮子的车而已,只是以两轮马车为基础改成了四个轮。但是两个轮子增加后,它就成了一辆摆设。因为四个轮子的受力平衡问题比两个轮子复杂了很多,转向的问题也需要另外解决。这辆四个轮子的车在平整的路面上还可以直来直去的动一下,在颠簸的土路上基本上就只有等着散架的命运。
在张铁匠们提出这些问题后,赵永泰才发现两轮马车和四轮马车虽然都叫马车,但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四轮马车已经要考虑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了,它已经有了现代汽车的雏形。可以说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工业技术的发展。自己以前把它想得太简单了,单靠这些完全没有经验的工匠很难完成这个项目,它已经是一个系统工程了。
不过自己现在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一件事情上,只能把这个系统拆开,一点一点地完成。首先可以解决一些重要但结构简单的东西,比如说弹簧。螺旋弹簧是悬挂系统的重要部件,涡卷弹簧是钟表的动力源。当然,并不仅仅使这些,弹簧的应用非常广泛。
赵永泰将弹簧的图样和具体要求给了张铁匠,让他们研制。因为装水泥的木桶大部分可以回收再用,所以现在孙木匠们的空闲时间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就把整个转向系统的研制工作给了他们,当然,他也对这个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现在铁器坊和木器坊很多工具都水力化、大型化了。什么拉、车、铣、刨、磨、镗床应有尽有,除了精度不如现代的机器高外,功能已经很齐备了。
张铁匠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用热压延法制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弹簧。就是在钢丝刚开始冷却的时候在圆轴上压延成型,延后淬火定型。不过测试的结果让赵永泰总觉得这个东西的个头和它的弹力有点不匹配。但是他对这个东西的制作也不懂,提不出什么改善的建议,只能是提出要求后让工匠们继续改善了。不过有了这个东西至少可以开始悬挂系统的研制了。
弹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