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了还有稿费和出版分成。当然,目前稿费更现实一些,毕竟谁知道出版后能卖出多少?对于这种名利双收的好事,读书人肯定是非常欢迎了,不过赵永泰提出只针对白话文有稿费让他们有点儿不爽。不过在赵永泰的强势下,没得反抗只能接受了。
不过就算这样大家对此也很热情,要知道现在想要出版书都得自己掏钱,或者上呈给官府,等官府通过了才会少量出版。速度慢不说,能通过出版的机会也不多。现在这里只要通过就能出版,翻译为白话还能有稿费,多好的事儿啊,这里的审核肯定能比官府快和容易不是。
台州能免费出书的消息迅速在江南地区传播,很多有名气或者没名气的读书人带着他们的著作开始向台州聚集。能名留青史是读书人的最大梦想,但能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何其不易,出书流传于后世就成了最好也最容易实现的方式。
突然涌来这么多人想要出书让赵永泰始料未及,审核工作巨量增加。本来看古文就看得很郁闷的赵永泰直接成立了台州书局,专门成立了一个出版审核委员会来负责审核工作。赵永泰直接撂下一句话:如果让我知道谁糊弄我或者以权谋私我会让他知道现在的生活有多美好!然后就不理书局的事情了。
但是他低估了这个时代读书人对出书的热情,或者说对名声的热情,聚集到台州的读书人以惊人的速度增涨着,城里的客店住满了,民房也开始有人入住,最后连官府都惊动了。毕竟审核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再加上赵永泰之前对审核委员们的威胁,大家就更得仔细审核。
赵永泰的二舅何文渊不得不找到他想办法解决。得,自己招惹的麻烦自己解决吧。首先得让这些人有点儿事儿干,要不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书局,一旦时间太长,万一由怨生恨就麻烦了。
第二天,在书院门前发布了一个公告:有5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书可优先审核,每个出书人半年内有一次推荐权。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茶馆、客栈等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开始有人找人推荐。但是这一个人半年才有一次推荐机会,谁能轻易给人。
慢慢的,就有人开始在各个聚集区宣传自己的书。怎么宣传,只能是把自己书里的内容或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希望引起别人的共鸣从而联名推荐自己的书。渐渐的,随着宣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这些宣传者所讲的内容。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熟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发现与自己书里的内容差不多的就会站出来比比,观点完全相反的更是要争个高低了。
此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