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地,一边在心里不住抱怨:“真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ωωω。1⑹κxS。Сom(1⑥κxs。文。学网)”护卫队一下要扩充到一万人,场地和营房都不够。还好以前就有考虑到扩充的问题,直接将南面和东面的围墙推倒,加建一个训练场,围墙内都建上营房。同时,在西面靠山脚的地方建了一个射击训练场。
天启六年七月,新一期学堂学生又毕业了,这次虽然有四百多人,但愿意升为二年级生的只有不到四十人。毕竟升为二级生最多就是当讲习,而现在工坊里的一期生很多已经升为了初级账房、初级管事和初级匠师。工钱差了几倍不说,名声地位也不一样,看起来进商行和工厂前途更好一些。
对此赵永泰毫不在意,在他看来,现在商行对初级人才的需求更高,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却没有那么迫切。这样的人员分配方式更符合现在商行的发展需要。而且高年级学生以后更多的是进行实做研究学习,没有兴趣想要出成果基本不可能。基础的东西已经教得差不多了,更多的东西需要他们自己去研究发现了,太深奥的东西现在讲给他们听他们也听不懂。
现在,二级毕业生已经可以独立设计一些简单的东西了。新学期开学后,赵永泰让他们去工坊里学习各种器械的操作与应用,让他们实际了解各种几何结构与力学应用的关系。
八月,新一期的学堂学生再次超过了5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并入合兴泰的其他家族产业人员子女,因为现在学堂已经属于合兴泰商行,所有合兴泰产业所属人员子女都可以免费就读,费用由商行支付。另外还有附近的一些中等收入人家的子女,不过他们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费用不算高也不算低,中等收入人家基本上能承受。吸引他们的关键是学堂有通告说只要在学堂正式毕业就可以分配到合兴泰各产业实习,这可比千、万人进一的科举现实得多,也容易得多。
经过杨世正和陈炜的榜样示范以及推荐,又有不少贫寒秀才加入了学堂老师的行业。使得学堂里的语文师资紧张状况松缓不少。不过这些人都需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正式上岗,因为他们一开始都不太适应学堂的白话教学方式。根据赵永泰一直以来所要求的统一化、标准化,学堂正式出版了各科的教材,使得各位老师不至于在上课的时候抓瞎或者天马行空的乱讲一气。为此,赵永泰还专门召集工匠制作了一台水力活字印刷机。
为了让这台机器不至于平时闲置,又告诉学堂的老师可以翻译或者自己写书来出版,只要通过审核就行。而且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