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便跟他说回县里去住,他问我为何,我说县里做什么都方便些,这里荒山野岭的,连买些肉都不方便,况且,夏天还好,冬天若是大雪封山他不能准时到衙门,没准儿还要挨板子,挨板子是小,扣了俸禄岂不是要断了全家的炊?上上下下也有十来口人呢。
崔扶躺着,一只手枕在脑后,一只手轻轻揉着额头,半晌才说道:“你不知道,县衙的这几位同僚都是喜欢去别人家聚众喝酒赌钱的主儿,听说你是邹大老爷的女儿之后就一直跟我说要常去喝酒联络感情,你想想,再怎么省俭,一顿饭六七个人也要几个荤几个素搭着,还要一点酒吧?自然,若你喜欢为了我与同僚们拉近感情拿出些铜钱我也是十分赞成的。”
“你同僚们……一群吃货,算了算了,住这里也不错,有山有水的,空气也好,菜么,倒附近农庄用一些布就能换来好多,又便宜又新鲜,哈哈。”我忙说道。
我又不是散财的,没来得供他们吃肉喝酒我肉疼。
我说秋天过去了,冬日里还是置办一辆马车来往还方便些,崔扶也不肯,只说这一路景色宜人,坐进马车便只有一个小小的窗口的风景了。我一愣,我说,那窗口比你脸大啊,你把脸放在窗上看见的不就是和往日一样的么?崔扶说,这不合自然之道啊!
我呸。
看吧,不是我这首富家的大小姐舍不得给他这个穷县尉花钱享受,他自己不乐意我有什么办法呢,是吧?
说着冬日,居然很快就来了,入冬那天,崔扶给我带回一封信,我爹的,信中说已给邹昉定下了亲事,邹暖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云云,我寻思,这信是啥意思呢,是变相催我和崔扶快点生个孩子别事事落在弟弟妹妹们后头?可这事,还真是急不得的。
自然之道……等着吧。
江南的冬天终于下雪了,没有我想象中的大,轻柔的,纤细的,落地即化,天也不甚冷,我终于明白为何崔扶不用马车了——根本不必要嘛!不过,虽如此,家里面却是阴冷阴冷的,我让丫环们弄了炉子来,每次她填炭都有一股黑黑的灰喷出来,还有一股烟味儿。对付着吧,聊胜于无,这地方,即便我身有千贯万贯它也没有卖瑞炭的店铺啊!
我以为崔扶会不习惯,谁知道他竟那样……高兴。当铁炉子盖儿烧得红通通的时候他便让丫环那些切成厚片的土豆、红薯,有时候也有水泡了一个时辰的豆子粒儿,他就搬张椅子坐在路边,拿着双竹筷子兴致勃勃的把这些东西放在炉盖上烤,然后高兴地叫我过去同吃。
又不是稀罕玩意,我小时候常吃,就在成为首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