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别人也同样都明白,这种有关朝廷社稷的大事,让他们怎么好将实话说出口。因而,他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用大灾示警来解释这一奇特的天象。几个心腹们都不肯明说,李渊苦闷中也不好说的太直白,因而,当唐瑛抱着一叠文书找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一群皱眉不展的人坐着叹气。
“陛下,都过了晌午了,您怎么还没去用膳?”
李渊抬眼看看唐瑛,再看看她手中的文书,摇摇头:“朕没胃口。这是裴矩让你拿来的?”
唐瑛摇摇头,走到李渊身前:“是太子。唉,在东宫忙了一天外加一上午,总算把最要紧的地方择出来了。陛下看看,没啥问题的话,太子他们就往下发了。”
唐瑛说的是放赈名单,这二十几个地方是她和裴矩等户部的一帮子人用了好些天才弄出来的,又拿到李建成那里分别择出紧要和暂缓来,最后选择了十处地方拿来给李渊过目。
“这十处几乎都经过了半年的干旱,实在是颗粒无收。眼看还得旱下去。”唐瑛叹口气,苦笑一声:“陛下,您在考虑一下,光是放粮食也没太大用处,人没水喝才最惨。”
李渊嗯了一声,粗略翻看了一下那些文书,往旁边一放,拿眼睛看几位首辅:“瑛儿前天又建议朕放这些灾民去有水源的地方暂住,你们如何考虑的?”
裴寂小心回答:“郡主的建议不无道理,只是,这组织起来……不知道那些灾民肯不肯听话呀。”
陈叔达却是点头:“郡主的建议很有道理,臣还是昨天的答复,同意。组织嘛,并不困难,安置到不算远的地方去,一家安两家,只要朝廷的粮食能给到位,短时间应该可以。”
封德彝却是轻叹一声:“天象示警,万事还是多准备准备才是。臣也觉得郡主的建议可取,但,安置之地,不好选呀”
“人都是有善心的,特别是大灾之年。”唐瑛对封德彝的小心不以为意:“只要朝廷解释到位,又不曾短缺了大家的,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拒绝的想法。再说,百姓比我们会想,今年是这些人受灾,日后难保他们不受点天灾人祸的,今天积德行善,明日善人有善报。”
李渊挥挥手:“就这样吧。让各地马上沿途查勘可供暂时居住的地方。子聪,你草拟个旨意,尽快下发到这……多少个地方?”
唐瑛赶紧回答:“二十七处,最要紧的十处。”
李渊点头:“对,下发到这二十七处。太子那边也抓紧点,等下面的报上来了,马上调拨粮食过去,不得有任何耽误。唉,苍天预警,大家都得加倍小心呀。”
连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