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先前的合伙人发疯地在鹿场投毒,几近将鹿群付之一炬,还造成了多名员工死亡,其中就包括王敬明的妻子——他因此一夜白头。
事故造成了全市的震惊。家人的去世,政府的介入调查,外资的追诉下,王敬明甚至差点锒铛入狱……在这段时期他不知经历了多少苦痛和挣扎,但最后还是毅然站出来,倾尽家财,承担了所有责任。
经此一事,王敬明回归了深入简出的简单生活。但如同当年一样,依旧每天有不少访客上门拜会,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尽管此时王敬明已不再是“驯鹿之王”,基业衰败,但凭借他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养鹿经验,人们还是亲切称呼他为“驯鹿老人”,想请他出山的人络绎不绝,均被拒绝。
如果故事在此落幕,那么这不过是一出并不鲜见的人生悲剧罢了。
但在齐政记忆中,多年后,王敬明在垂暮之年重新出山再次创业,一手缔造了全国规模第一的鹿园。
真正验证了一句话“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前世齐政第二次创业失败后曾与他有一面之缘,深受其鼓励和指导,可以说,在齐政前世,对他影响深远的人中,这个老人绝对是其中之一。
但这世,两人之前还没有机会会面。
王敬明住在普诚县的城郊外,安静,环境好,他在后院搞了两亩地,种点水果蔬菜,一为锻炼身体,二为有个精神寄托。
齐政前两次的拜访都无功而返。
第一次上门,他轻松地接待了齐政,甚至都不问姓名,听了齐政的来意之后,没有在心里激起一丝涟漪,平静地拒绝了齐政的盛情邀请。
第二次,他倒是知道了齐政的姓名,面对齐政的锲而不舍,他依旧没有松口,表示身体不好,豪情不再,只想享受自由的生活。然后在鼓励齐政一番后,将其打发走了。
齐政有些头疼,他不知道前世王敬明是因为什么原因回复满腔豪情,能在垂垂老矣之时重新创造奇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过于年轻,不具说服力;反正王敬明都只是表现出一种不管你如何天花乱坠,我自巍然不动的态度,让他大受挫折。
一个在几近一无所有时能白手起家的人,一个在巅峰之时被打落谷底的人,一个能在垂暮之年后重出江湖的人,如今会是心如止水?齐政不相信,他只能归结于自己还没有摸到重点,所以不能直击到他的内心。
……
仔细考虑过后,齐政第三次上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