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扩大,在日韩、东南亚一带国家和港澳地区十分畅销,价格不断提高,梅花鹿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发展高效畜牧业的理想项目。表叔你选择了一个蛮合适的项目嘛。”齐政淡淡笑道。
“我知道东北有一个‘鹿乡’,全民养鹿,我们县也有过养鹿的辉煌历史嘛。如果政府能制定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养鹿业,也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
“这么说来,你同意投资啰?”陈元笑得一脸开怀。
“正有此意。”齐政干脆利落的答复。
“好,那我们就先从梅花鹿养殖下手,看能不能帮助咱们林江镇老百姓找到一条适合他们的致富路来。”陈元忍不住一笑。
“不过梅花鹿是保护动物,养殖需到有关部门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不然其销售、运输都是非法。证件这一块政府倒是可以帮你协调办理,但是梅花鹿养殖可不同于一般的禽畜养殖,你没有相关专业的技术团队可不好饲养。”陈元没有头脑发热,十分清楚地提醒齐政。
齐政点头,不禁笑了:“表叔,你是不是忘了,县里可是有一位现成的专家来着?”
陈元想了想,若有所思,“你说的是‘驯鹿老人’?”
“对啊,这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有经验,有威望,有人脉。有他出马,可不单单能解决养殖的问题,鹿茸加工等也不是难题。”齐政肯定道。
“可是他不是身体不好,不再出山吗?”陈元疑惑道。
齐政失笑:“哪里?这是他对外的说法罢了,肯不肯出山,就要看我们的诚意了。我会亲自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
……
第17章 三顾茅庐
“驯鹿老人”在普诚县内曾经代表着一段传奇。
“驯鹿老人”名为王敬明,如今已是六十多岁高龄。
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在普诚县谱写了一段经典的励志篇章。
王敬明年少时期,父母的离世使他不得不以柔弱的肩膀扛起家里的重担,依靠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后,他叩响了命运的大门。
白手起家,筚路蓝缕,从一个只有七八头小鹿的小农场发展到鹿群规模达到数千的国内第一鹿场,王敬明仅用了十年时间,产品远销海内外,是普诚县第一创汇大户,也是普诚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个万元户,被尊称为“驯鹿之王”,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络绎不绝。
然后一场悲剧发生了,命运在他站在人生的巅峰之时,一脚将他踹落了人生的低谷。在他引进外资合作扩大鹿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