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没出屋,后来还是他妈把两个孩子塞他屋里让他自己管,两个孩子嚎啕大哭的,他一心疼这才出了屋。
自那后他干活越来越拼命,村里人都说他是受刺激了。
罗树琴听了也有些唏嘘,这是刺激成啥样了。
两口接着就边聊了些挂面厂的事,边一块做饭。
没一会儿,杜家就飘出了饭香。
这时于建兵家也在吃饭,他结婚时就找大队批了块宅基地,新盖了两间瓦房,也算是为数不多住的上瓦房的人家。
此时他正带着两个孩子吃饭,前妻还在时两个孩子吃饭都会嘴馋的说想吃这想吃那的,自打前妻走后,两个孩子就好像一下子懂事了,什么也不要了,每天晚上喝红薯粥他们也一点不挑。
别看才两岁多,但都会乖乖的自己喝。
于建兵看两个孩子听话,心里颇不是滋味。
正吃着,于母就过来了,她手里还端着一碗鱼。
于建兵看到他妈过来,起身撂下了筷子,两个孩子也眨着大眼睛喊奶奶。
于母就忙让他们坐下接着吃,把碗放桌上说:“今天你大姑来,给家里拎了两条鱼,我都给红烧了,缎带你们爷仨加个菜。”
“妈,我们不缺吃的,您以后别给端了,让大哥二哥家知道不好。”于建兵说道。
于家老大老二家都有孩子,虽说比自家两个小的要大不少,但厚此薄彼总不好。
于母却道:“他们都跟家吃过了,你去新建的厂子干活就没叫你。”
于建兵听了,这才收下,示意两个孩子吃。
两个孩子亮晶晶的,伸着筷子沾味道尝,他们还小,还不懂得怎么挑鱼刺,没大人帮忙不敢自己弄,就先尝尝味道。
于母见此就帮他们挑刺,两个小男孩就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着他们奶奶。
于母看两个孙子可怜,就有些心酸,心里就对前儿媳一阵痛骂,可嘴上却不说,不想挑儿子伤心事。
她也就边挑边说提起村子建新厂子的事,有些埋怨儿子投的钱太多了,这以后厂子万一要是不行可咋办。
于建兵闻方便道:“那杜老大是个能耐人,果树还没结果子,人家就卖出一半了,他要想全卖了还不容易,就是想办厂赚大钱呢?人家带着咱全村赚钱,咱还不把握机会?”
于母也不是傻子,那杜老大都能在县城承包工厂,自然是有本事的。
可是她还是道:“那你也不用投那么多钱啊,我听说你卖了一部分口粮才得的钱?这以后你跟两个娃可怎么过?”
“妈,你放心吧,我留了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