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丙:“其他方面我倒没意见,就是他家里人太多,又没存下钱,将来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结局当然是悲剧。
过了几个月,小王又谈上了一个,可第一次带到单位,就听到种种议论。
有的说:“一个大学生找个高中生,太不般配。”
有人说:“一个是‘活泼型’,一个是‘小哑吧’,保准谈不到一起。”
她又犹豫起来。
听听别人的意见,这并不坏,但如果失去了主见,不免会走上歧途。
朋友,拿出你的主见来吧,这是你自己的事。
他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又怕当“陈世美”,他……他是从河南一个偏僻的山村入伍的,在那个早婚早恋包办盛行的家乡,他未能冲破“传统”,入伍时就有了一个长达5年的“恋人”。
她是邻村的一位姑娘,不识字,但会劳动。父母认为这就行了,庄户人家还要找个什么样的?
父母是用棍棒教育儿子的,他自然不敢吭声。只是他很少和她说话,这是父母管不了的。
临走时,姑娘送他一方手帕。他未接受。
他一点不爱她。
1985年,他考上了军校,在军校,有人给他“暗送秋波”。可他不敢,他怕被戴上“陈世美”的“桂冠”,甚至丢掉“大沿帽”。作为一个青年,不敢去大胆地爱人,而又拥有一份没有爱的爱情,这是多么的痛苦。
他现在一点也没有精神,有人谈起爱情,他就远远躲开,他怕这个字眼。归根结底,还是“陈世美”害了他。
男人无须证明
大学生
刘玖林
朋友,你还记得我那件补过的裤子吗?从昨天起,我把它穿在身上了。
那件裤子是我在大一时买的,不算华贵,但很合体,加上它与众不同地灰不溜秋,我特别喜欢。然而,不知怎地,买来不久,膝盖上便有了那么一个洞。带回家时,母亲把它缝补得密密的。不管慈母用心如何,稍加留意便可看出,这是一条补过的裤子。
你知道,我是个要强的人,不想让人笑话我。于是,我宠爱的这条裤子在箱底一压三年。
昨天上午,我揣着母亲让我买裤子的钱上街,却从书店搬回一套《鲁迅全集》。接着干的事情便是从装了十几件旧裤子的箱底找一条现时可穿的。我相中它。就是它了。补过怎么的?
是的,朋友,以前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走路,小心翼翼地活,为了让别人看得起我,为了让别人不觉我是“土包子”。我为自己操带苏北口音的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