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长大的孩子,对这些时政信息说的头头是道,加深了姜明光对这个时代的理解。
国家因为是砸碎旧社会、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早期一些政策不免简单粗暴,但总体来看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那么一小部分人是注定要被牺牲的。
特殊时期尚未定性,那么就是别有用心的小团伙利用了大领导的政策,曲解了大领导的远见卓识。
计划生育作为国家大力提倡的重要政策(此时尚未成为“基本国策”),为什么是有利国家和社会发展的。
国际上欧美强国对中国的态度和举措。
中美建交为什么是历史必然——中国与美国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肯定是必考题——以及中美建交的国际意义。
宗齐光的思考深度还是挺深远的,也能将这些资料掰碎了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姜明光因为对这些了解不多且不深,很是恶补了一通。他并不是一味赞同,也有自己的见解,比如他认为计划生育是有利国家发展的,但基层执行的时候可能会相当可怕。
“你要知道有一个专有名词‘懒政’,在基层做事确实很难,但一刀切更可怕。”
“那不是因为真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花费极大精力吗,所以才有‘懒政’、‘一刀切’这种做事方法。管你有没有苦衷,一刀切齐刷刷,大家都不要喊冤,喊也没有用。”
“归根结底还是怕麻烦,只有人情管用,所以到处都是‘走门路’。”
“你父母给你走过门路吗?”
“没有。”
“那你妈妈怎么舍得让你下乡的?”
他笑了一下,“我自己要求的。”
啊,这。
“你思想觉悟够高的呀。你哥哥呢?”
“他也是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去了滇省。”
“还没回家?”
“算是回家了吧。他想走仕途,前年考上了大学,进了人大。”
啊哈!想想也不奇怪,他家兄弟俩也可以算是“官二代”,想当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你呢?你不想当官?”她好奇的问。
“不想,麻烦。想要当个好官真的太难了,你得全部身心扑在公务上,还不一定能让大部分人满意——肯定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要让大部分人满意都很不容易。我不喜欢那么辛苦,太苦了。明光,你在省会长大,就是下去农村,大嫂子一家也当你是金蛋龙蛋一样捧在手心里疼爱,你从来没有吃过苦,你想不到的。”
姜明光想着自己好像还真的没有在真正的农村生活过。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