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的审美才到这儿。”
符黎只是随声附和。
她也做不了什么,因为汉字正在来回走动。整个房间皆是游玩场地,它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行进得有条不紊。很多方块。一眼望去,所有字先从正方形开始变得清晰。忽然,她明白了那本书难以阅读的原因:他们意图模仿外国杂志的排版风格,但横平竖直的汉字并不适合被切割成碎片。
李争青十分健谈,又说了一些话,譬如“我们的编辑都要跑在前面”“负责一本书从出生到成长”之类。期间有几个宏大的词汇,诸如“解构”、“体系”、“去中心化”,令人感到遥不可及。
“我们后来出过一两套针对儿童的,可惜都不成功。”他指指桌角的书堆。
“可是,我觉得完成了就已经成功了。”
“……对,你说的没错。但是在商业上是另一种状态。”
接着,李争青询问她对编辑工作有多少把握。符黎的回答和两天前一样,这是独属于她的一技之长。
“我近年来也非常注意语言的内涵以及外延。比如我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会先确定我们说的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东西。这样挺好的。”主编依旧望着落地窗,随即看看手表。符黎也顺势看见了,仅一眼就知道价格不菲。
“然后,现在还有叁个问题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提问。”
“……好。”她缓缓地问,“请问您有看我的笔试作业吗。”
李争青一只手摸着下巴:“看了,写得不错。嗯。”
空气凝滞了十几秒,符黎意识到他已经说完了。
“那请问您这边员工的性别比例怎么样呢。”
“目前嘛,女多男少。包括我去其他出版社,来接待的来办事的全都是女孩。挺奇怪的,这个行业里就是女孩多,不知道为什么,难道男的都不看书吗?”
这时,主编旋转了座椅,正对着她。“之前我们有个男孩,非常好,是个直男,就不太知道怎么和女生交流。我们出去爬山的时候也只有我俩一起走,后来他就离职了。其实我本来想招男孩,但是没办法,来应聘的没有。”
他耸耸肩,等待她最后一个问题。
“我可以问一下薪资吗?”
“哦,当然,”李争青作思考状,“入行第一年,你大概能拿到不错的月薪,但需要加上绩效、提成和奖金。那么你会问绩效是怎么来的呢?最主要是靠选题,不过主要的选题还是得我来把控。”
其实她并不在乎工资多少,只是依照脑内面试的一般流程询问。若想追求高薪,倒不如选择互联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