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蔡琰得知,后又多了甄宓糜贞二女,此事事关重大,三女自然三缄其口。虽然天下大势已是如此,但明火执仗的将之说出却终究不宜。
可今日夫君的一番言论加上为孙儿起得这个名字他的用意已是昭然若揭,现在的刘毅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去向所有的家人宣示这件事情了,他并不怕此事传扬出去会对其大业造成如何的后果,也许夫君便是用孙儿之名在向天下表明自己的心意,燕王的名位也不会是刘毅最终的要求,想必此事在夫君的一众下属之中早就是心知肚明了。
当然还有一个为刘毅此言既颇惶恐又是颇为兴奋的人,那便是燕王世子刘桓,以他的判断父王的心思也定是在帝位之上,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但不管是自己的判断还是形势的显示却总及不上父王的亲口所言!单单起名为治也就罢了,可加上他那番言语就是极为明显了,刘桓从来不怀疑自己的父王有着扫平天下一统大汉江山的能力,到那时他的地位就会从世子更进一步成为皇位的继承人,这岂能不让人兴奋?但这一切并不能表明自己就一定会成为皇帝,以父王的用人便能看出倘若自己能力不济的话就定是地位不保,看来今后还得步步谨慎,不得有半点的行差踏错,毕竟自己还是有着许多兄弟的,且其中的一个声名并不在他之下,且在军中他的名望还在不断的响亮着!
第七百二十三章 先声夺人
刘治出生之日已是临近新年,不过刘毅并没有因为长孙的来临与节日的气氛而对蜀中形势的关注有半点放松,事实也证明了庞统、贾诩等人的判断,大汉建安二年,公元二零壹年正月二十三,就在元宵节之后的第八日,曹操亲领十五万大军自襄阳郡出发兵进益州,唯一与贾诩等人及天狼众人判断相左的便是他放弃了水陆并进的战略。
显见曹操此举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要的是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拿下益州,反过头来再与刘毅对峙,且一旦有机会被他兵出汉中,便又有了一块随时可以威胁对方的战略要地,到时说不得诸葛亮为刘备而谋的隆中对便能在他身上起到作用,但从现在的形势而言,曹操比之当年的刘备无疑要强盛了许多,长江以北亦有大块领地。
还有一个原因使得曹操放弃了水路进军的打算,那便是荆襄水军如今军心还未完全稳定,如此的一只军队便是战力再强他也不会用之与主力方向,在这一点上的看法他和刘毅可谓不谋而合!但不为主战之力并不意味着不加配合,曹操自襄阳而出的大军兵锋直指上庸,而夏侯惇的五万人马则由宜阳郡出发主攻巴东,荆州水军则成了两路人马的补给来源,一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