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人家便是四世同堂了,再过个十七八年就是五世同堂,娘可要保重才是。”刘毅对着爱妻会心一笑便抱着孙儿来到了母亲面前,现在娘就是名副其实的老祖宗。
“这是毅儿你的福气啊,你先别乐,快给我重孙起个好名字!”刘母闻言更是一阵喜笑颜开,当日与丈夫在小山村之时何曾想到能有今日?老天对自己算是不薄了,临老享尽荣华富国如今重孙又在出世,可说是全福全寿了,不过随即想起起名之事便正色言道。
说起这起名之事还真是刘毅一路上都在考虑的,除了大汉宗亲和燕王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是上党刘氏一族的族长,为长孙起名自然就是他的职责,古人对后人的名字是极为看重的,当然这个看重仅限于男子,并为之形成了一整套的规则,比如在族谱之中便会有按辈分的字的排列,取名之时就要名中用到这些字或是偏旁,拿红楼梦举例,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就是文字辈,贾赦、贾敬等人名中都有反文旁,而贾宝玉这一辈便是玉字辈,贾琏、贾珠等人都有玉字边,至于贾宝玉由于出生就带了块玉显得与众不同就干脆直接用上了玉字!
但在汉末之时这个规矩尚未盛行,取名之时也多挑些意义深刻之字便可,立字也是一般,孙子的名刘毅已经想好了,自己来到今世便为争霸天下,一统江山便是最大的心愿,除了刘桓的名是祖父刘宇所起,糜贞的双胞胎有些例外之外,其余的儿子便是要按五常来的,自己打下的江山终究还是要交给他们,后世曾经有人论及清朝康雍乾三世曾经有一句话刘毅印象很深“康熙是作琴的,雍正是调琴的,真正弹琴的却是乾隆”。换到自己身上他就是打天下的,刘桓则要承前启后,而到了自己孙子这一辈刘毅希望的就是天下大治!
“娘,孙儿的名字儿子路上便已想好,我大汉自桓灵倾颓,内忧外患始终不断,先有内臣外戚之争,后又是黄巾作乱,董卓造逆,群雄并起,儿子一生便愿为大汉扫平天下使得四海一统寰宇清朗,复祖上之荣光,是为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因此这孙儿便起名为治,至于这字吗,尚容儿子再三斟酌。”刘毅此时怀抱婴儿亦是正色言道。
“刘治?为娘的不懂得这些,毅儿你所取便是极好,待治儿满月便可开宗祠将之归于刘氏族谱之中。”刘母闻言欣然道。
老人家不会去细究儿子为重孙取名所为何意,但燕王府中亦不乏见识高远之人,前番刘毅在献帝驾崩之时以伏后代行天子之权便曾和蔡琰有过一番交心之语,这大汉帝位他是势在必得的,也无人能比他更有资格坐上这个象征天下权力顶点的宝座,当时此时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