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澄在位格拔高之后,自然看透了罗真人/兰陵笑笑生的真面目,也看到了他麾下龟山书社诸人的来龙去脉。
脸色变幻不休:
“原来他们中某些人的祖上就是传说中方孝孺的第十族?!
不仅从太宗皇帝的手里活下来了,还建立了秘密组织龟山书社,用两百年时间网罗文人士绅,操纵大昭王朝政局。
甚至连数位社稷主意外死亡的背后都隐约藏着他们的影子。
这简直就是大昭王朝的影子内阁!”
凤洲山人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奇货可居看了一眼,只有少数高层才知道的核心秘密之一就泄露了出去。
事实上,正史写的清清楚楚,方孝孺并没有被诛十族,只是被诛杀了父系宗族而已。
当年方孝孺跟黄子澄、齐泰一起在大昭朝堂制造了一场制度性灾难。
举荐制受益者共有873人,其中方氏家族共举荐姻亲故旧37人,都在关键部门,其中不乏不通文墨的纨绔子弟。
自此方氏门生故吏遍布六部,与其他被举荐的“人才”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孝康重臣的黄子澄虽官至太常寺卿,其子侄却无一人荫补入仕。
齐泰作为兵部尚书,家族成员也一直在凤阳老家务农。
三者对比格外凸显出了方孝孺这位“当世大儒”的真实为人:“以私恩坏国法,以门生乱朝纲!”
为什么后来他在士林中被吹得那么好?几乎成了大昭王朝忠臣、诤臣、直儒的代表?
自然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是真的给所有文官谋福利!
如果韩家老四没有延续朱家天命成功靖难,大昭王朝恐怕得倒退1200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