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像还在汉城、釜山那边。”
“还有一点,这里的帮派确实有,主要盘踞在工厂区外围和码头,收保护费、控制一些搬运工和女工,甚至插手一些小工厂的原料供应。但感觉层次不高,就是些地头蛇,跟香江那些有组织、有后台的没法比。只要给钱,或者展示点实力,应该不难摆平。”
何雨柱静静地听着,他的目光扫过摊在桌上的简易手绘地图,上面标注着他们探查过的重点区域。
香江太小了,何雨柱的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香江是金融和贸易的天堂,但它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高昂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以及英资财团对关键行业的垄断,严重限制了重工业、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
他的黄河实业在码头、地产、汽车、饮料、安保等领域可以风生水起,但要涉足真正能奠定根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工业,在香江几乎寸步难行。
未来的电子产业,更是需要庞大的产业链支撑,香江提供不了这个土壤。
而国内呢?
何雨柱的眼神微微黯淡。
1972年,祖国大陆仍在特殊时期的风雨中飘摇。虽然曙光已现,但整体的营商环境远未成熟。
风险高,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封闭,对外资的态度更是讳莫如深。
现在回去大规模投资工业,时机远未成熟。至少还要等待十年,甚至更久。
他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的大邱,这里不一样。
虽然看起来落后、粗糙,甚至有些混乱,但它拥有香江和此时大陆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1.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低廉:这是发展制造业的基础。
2.政府强力推动工业化:朴某的五年计划正在全力推进,政策倾斜,贷款支持,目标明确指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