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_73">工厂门口的招工启事贴了一层又一层。
他们去了市中心的商业街和传统市场。商品种类远不如香江丰富,多是些生活必需品和本地生产的轻工业品。
进口货很少,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他们坐在简陋的酒馆里,听着本地商人和小老板们用带着浓重庆尚道口音的朝鲜语交谈。
抱怨生意难做、贷款难批、原材料涨价的有之;兴奋地谈论着听说某某会社接到了海外大订单、某某地方又要建新厂的有之;也有人神秘兮兮地提到“汉城来的大人物”视察了哪里哪里,政府可能要扶持某个产业。
他们甚至“无意间”路过了一些挂着“三星”、“大宇”、“晓星”等标志的办事处或小型工厂外围。
这些名字在当时的韩国已初露锋芒,但在大邱,它们的触角似乎还处于扩张初期,规模远非后世巨头可比。
收集到的信息在旅馆房间内汇总。
“老板,情况大概摸清了。”老狼汇报,其他人在一旁补充细节。
“大邱现在就是个‘纺织城’!大大小小的纺织厂、印染厂、成衣厂占了工业的半壁江山,工人也最多。其次是机械制造,主要是些配套的零部件生产,给釜山的造船厂、汉城的汽车厂供货。再就是制鞋、皮革这些轻工业。”
“规模都不算大。”灰熊接口道,“我们看到的厂子,很多看着大,但设备感觉挺旧的,工人也多,管理好像…挺混乱的。跟香江那些现代化工厂没法比。”
“对,”土狼补充,“本地人聊天都说,现在政府抓经济抓得紧,到处都在建厂,鼓励出口。
银行的钱也好贷,只要能拿到海外订单。
但竞争也激烈得很,小厂子倒闭的也不少。
另外,那些大牌子,像三星、大宇,都在这里设了点,但主要是销售或者小规模的分厂,核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