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嵬名漫遇一口一句“上国”,的确是给了大周一些名分需求。
可是,疆域怎么可能归还?
“不可能!”
一声冷哼,让人不由自主的望了过去。
说话之人,正是丹陛之上的存在。
赵策英!
“尔国称臣,便应知晓岁赐本为朝廷格外之恩,而非定例。先帝在位时,念及两国初和,故有此赐。近些年,尔国常有越界之事,方有上国贤臣施以雷霆之威。”
赵策英大手一挥,颇为强势:“上国未曾追究罪责,已是恩赐。尔等不知自省,反而急于索求岁赐,岂非本末倒置?”
一句话,岁赐不答应,归还疆域更是不可能。
难得有了开疆拓土的功绩,要是还了疆域,且置先帝于何地?
岁赐就更是不行。
一个“赐”字,肯定要好听不少。
可要是指望“赐”字就蒙骗史书亿万黎民,经受起历史的考验,那绝对是痴心妄想。
先帝在位,国力尚弱。
彼时,真宗皇帝签订檀渊之盟不久,先帝采取窝囊的治政方法,尚且情有可原。
自从有了江昭开疆拓土,更是可以说成是“忍辱负重,休养生息”。
岁赐也停了下来,完全可以说是洗刷了耻辱。
可新帝不一样。
新帝登基,国力已然修养生息了几十年,甚至都有了开疆拓土的事迹。
这要是应下了耻辱盟约?
赵策英面色通红,不乏怒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