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八旗贵族在官僚集团中占据优势地位,又要利用科举拉拢汉人士大夫,而没有减少明朝后期的常年科举进士和举人录用人数,也就造成文官官位不够分。
再加上,之前平三藩为筹集军费需要卖官等原因,也就设了候补官制度。
许多官员虽然不能立即授官,但可以成为候补官。
而督抚这一级的封疆大吏在遇到需要增设一官位如布政司参政、按察副使、按察佥事等,而去负责具体某一差遣时,也会请得朝廷同意,让这些候补官去负责该差事,进而成为实权官。
所以,法海这个浙江巡抚也是可以就洋铜的事请旨专设一道台官去负责的。
只是,弘历现在让他在设一道台官负责此事的同时,再用几个候补官为待用官,而实现利用这些汉人士大夫想做官的本性,去让他们互相监督。
弘历相信,这些人会比旗人监督他们还要卖力。
因为这一制度正是雍正在后期的发明,效果很好,且一直沿用到清末。
许多候补官因此以委员的身份在大战前线、赈灾前线做事。
不少晚清时期的督抚重臣甚至就是从中出现的。
“委派待用候补官员,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到时候只怕现任官有一丁点的错都得被放大,为君者就更需要谨慎处置才好啊,必须得抓大放小。”
雍正在看见弘历的这一批语时,就对弘历如此说道。
弘历拱手:“圣明无过阿玛,儿臣也是这么打算的,且想着即便候补官告现任官,对现任官也可以先宽免一次,给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对朝廷而言,只是需要候补官监督的积极性,而不是真的让他们可以做官。”
“这就好比画饼充饥,只有在被画饼的人处于饥饿即求而不得时,画的饼才有用。”
弘历补充回道。
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