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之大吉,王逵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
毕竟,王逵已经跟韩琦、文彦博、包拯这群人势同水火了,疯了才会去把宋祁、宋庠一起得罪了。
随后则是崔文璟,他作了一阙《点绛唇》。
“画烛摇红,笙歌沸处人如蚁。玉盘金脍,争奈浮名累。
算尽机关,终是东流水。凭栏意,楚云千里,不若归舟系。”
《点绛唇》算是比较好临场写就的小令,因为不多且好发挥,通常来讲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也就是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从格律上来讲,这首词只有“玉盘金脍”本应该是“仄仄平平”,但因为崔文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用成了“仄平平仄”.不过也算拗救,所以问题不大。
客观评价,整首词词句清丽,音韵流转,结尾“不若归舟系”采用三字折腰句式,收束感很强。
只是字里行间始终透着一股与这繁华夜宴格格不入的疏离。
“争奈浮名累”、“算尽机关,终是东流水”这些词句,更隐隐流露出对争名夺利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
“有陶靖节之风。”宋祁点评道。
随后,宋祁的目光转向王韶。
王韶沉默了片刻,他与吕惠卿一样吟了一首诗,是五言古风。
“秋月照荆江,清辉满华堂。
玉箫催急拍,翠袖舞霓裳。
醉眼迷琼液,欢声动帝乡。
忽闻边塞警,羌骑犯秦疆。
袍泽血犹热,孤城夜未央。
男儿七尺躯,安肯恋笙簧?”
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