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以为,这个问题,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林燃自己吹嘘一下自己,提一下自己过去是怎么刻苦学习,是如何思考,然后他再跟着吹捧一下,不愧是教授,太厉害了。
我们只是互相吹捧一下,结果你突然跳到对联邦教育体系开炮。
对教育体系开炮也就算了,还扯到民权运动、教育不平等上去。
他尽管是新闻主播,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但你这突然提这么宏大的议题,真的让我很难接下。
克朗凯特决定把话题抛给林燃:“教授,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林燃说:“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以兴趣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
比如物理,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组,让他们探索一个课题。
类似火箭发射、飞机模型、气象推测,让他们通过学习完成一个结果样的课题,把知识和应用联系在一起。
学习和实践进行结合。
至于更具体的改革,我想这是教育学家们应该思考的。
我只是觉得兴趣、天赋和实践的教育模式,肯定要比单纯考试的教育模式好得多。
我如果不是自发对数学感兴趣,我想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林燃提的建议本身是很有道理的。
多元化教学本身也会在70年代完善。
林燃的提议里充分体现了批判主义的精神。
他的导师,霍克海默教授在这方面更魔怔。
他1961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德意志犹太人》,里面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使个体对任何迫害敏感,并反抗不公正的待遇。
所以林燃的提议不仅正常,也很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