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的产能,快速的交付周期是特斯拉的大杀器,这当然都得益于他们的超级工厂模式。
“有时候吃点亏也是好事,我们今后也要建立更多的超级工厂。”
李响说的是特斯拉在北美的超级工厂,当时由于理念太过于超前,技术不达标,导致特斯拉北美工厂的产能一度接近瘫痪,也是这一次促成了沪市超级工厂计划。
“投入也很吓人啊。”
真正介入到尉来的全面运营,李响对比起在路特斯之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就是尉来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每个地方都需要花钱,CEO的责任就包括盈利,对于成本李响非常的敏感。
不过投入虽然大,但是回报也是非常的明显。
“风浪越大鱼越贵的嘛,投入高虽然高风险,但是这也是大型智能制造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时代的趋势。”
在超级工硬物的方面,檀锦程是比较认同特斯拉的,作为超级工厂模式的开创者,在产能这一块,特斯拉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大多数有意超级工厂的车企也喜欢从特斯拉那边挖人,今年在挖人方面,马斯克还跟何小朋闹得很是厉害。
超级工厂的核心是垂直整合,规模化效应,技术创新以及本地化的生产,其核心诉求无非就是通过规模化效应带动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快速交付。
用一句较为通俗浅显的话来形容,就是圈一大块地皮,在地皮上各种建工厂,从零部件到整车,这些环节里大部分的活儿都自己干了。
但是想要实现这个模式却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这个实力建设超级工厂的企业,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家。
建设超级工厂是汽车和电池业的巅峰挑战,首要挑战就是投资门槛高,相对于传统汽车工厂,超级工厂的建厂成本要高上五到十倍之多,其次就是现金流承压周期长,以及技术迭代的风险。
资金方面,特斯拉在美股,股价又持续上涨,融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