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6">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待大汉将关西的情况初步厘清,也待大汉拥有一批拥护皇权的府兵在手,就可以慢慢进行改革了。
制度上的变革,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掣肘的事物也太多,纵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摆在眼前,也未必有条件去实施。
待关中战事彻底结束,刘禅就该把目光放在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提升上去了。
相较于制度的变革,器械与技术的变革,对于刘禅这个穿越者而言阻力更小,见效更快。
单是先前的龙骨水车与曲辕犁,就足以使得人均产量至少提高三四成。
回头再寻工匠发展些诸如炼焦,高炉冶铁,灌钢法,双液淬火法之类的军工科技。
再遣人开发下陶瓷、炒茶、细盐或者蔗糖之类的高端商品,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直接在三国时代搞经济制霸。
总而言之,关中大胜,大汉还于旧都,社稷倾覆的危险消失,刘禅刚穿越时面临的舆论压力荡然无存,时间开始站在大汉这边。
大汉车骑赵云遣使者传来消息。
北伐将士已于长安东郊列好阵势,恭迎陛下郊临,观阅大军讲武,行犒军之赏。
刘禅遂与丞相登上车驾,一众文臣与中军将士紧随其后,护着车驾缓缓朝清明门而去。
到了清明门,果然望见两尊跪地而坐三四丈高的巨大铜人,也就是秦始皇所铸金狄了。
刘禅命节从龙骧停下车驾,下车后,走到那两尊铜人身前,微微昂首往铜人胸前望去。
据董允所说,始皇帝命丞相李斯以小篆在铜人胸前刻下铭文,曰:
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为郡县,正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身长五丈,足六尺。
“董侍中,两尊金狄胸前并无铭文镌刻,是董侍中记错了吗?”刘禅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