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的方面,河北山东的百姓也不会轻忽。
只要考中就有官做,光宗耀祖,对于家境富裕却身体素质不强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赵朔的科举与以往的科举不同,不需要皓首穷经地读什么四书五经。
第一次科举时一切从简,只是考了策论和数学。
第二次科举加了历史。“欲亡其族,先灭其史”,历史的意义无论形容都不为过。
以后的几年的科举考试,也都是考这三项科目。其中,策论的分数占四成,数学和历史各占三成。
不用皓首穷经地寻章摘句,老师的作用降低了许多,平民子弟更容易脱颖而出。
再加上赵朔的科举,没有什么府试、县试,只有一场在中都城内只要交了报名费就可以参加的科举考试,平民子弟就更容易脱颖而出了。
这次参加科举的考试的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两万三千人。
“什么?驸马要录用两千人?”
耶律楚材听到赵朔给出的数字后,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道:“这…这也太多了吧?我们第一场科举,才录取了三百多人。虽然您的封国内官缺甚多,但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吧?”
赵朔却微微摇头,道:“两千人并不多。其实,至少十年内,我准备以后每次科举,都录取大概这个数字。“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官位,给他们坐?”
虽然赵朔新得的地盘,比河北要大上十倍。但是,人口连河北的五倍都到不了。
耶律楚材并不认为,需要这么多的官员。
赵朔却道:“不能做官,可以做小吏。这次我准备对麾下的官员,做一下大规模的调整。原本七品县令,如果愿意到新土为官,可以为知府。原本的县尉,如果愿意到新土为官,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