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当初太祖、成祖时的卫所风范。
在内阁杨嗣昌、温体仁、施凤来的主持下,在兵部尚书刘鸿训的一手推动下,江南大营从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等地招募乡勇组建募兵,同时在江浙和广东、福建等地不断购置火枪火炮,给崇祯训练了一支十万人的募兵大军。
这支军队完全按照新军的训练方法来训练,为了这个训练方法,刘鸿训还是在兵部里翻箱倒柜才找出来被兵部那些废物压在箱子底下吃灰的新军操典来。
十万人的募兵日夜训练,看起来还是很像模像样的,起码崇祯看着感觉不差,认为有这支军队在,守住江南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江北四镇,那完全就是炮灰,本质上是以江北那些逃散的卫所兵和流民为主组建的,加起来看着有七八万人的规模,但实际上战力和江南的卫所兵没什么区别。
如今的江南、浙江等地的卫所兵可不是当初面临倭乱时经历过战火训练的卫所兵,更不是当初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这些卫所兵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不是担心解散了这些卫所兵会让他们闹事,崇祯早想把这些吃干饭的给全部解散了,好省下一笔钱来训练更多的募兵。
看上去如今的南明朝廷发展其实也不差,尤其是以江南、浙江、福建、广东为主,福建、广东本来就和海外有通商贸易,工商业发达,也不缺资金,而浙江更是江南一带的富裕地带,加上江南,南明的精华之地也就是这四省之地了。
至于江西、云贵川还有湖广,崇祯想管也管不了了,实际上如今的南明很像是各省自治,名义上都是听他崇祯的,但一个丢了国都,丢了整个北方丢盔弃甲跑到江南来的皇帝,还有什么威望?
也就是北人需要这么一个招牌,加上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以及南国士绅勋贵的利益说到底都是崇祯给的,没了崇祯他们也就失去了法理性,更加上有北方大同这个危险的敌人,他们还不想开始内战,这才让崇祯继续坐在皇位上。
自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明王朝的朝廷威望是越来越低,在地方的统治力也若有若无,直到如今,江南、浙江、江西三省还明确在明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