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水师的精华,在这三年期间,大同陆续修缮了部分战船,同时在大连港口趴窝的那八艘铁甲船也终于能动弹起来了。
这个好消息可是让大同军方高兴不已,这几艘铁甲船在外面游弋一圈,比什么都强。
君不见刚刚派一支由一艘铁甲船与二十五艘各式福船组成的舰队去东瀛的江户湾逛了一圈,因为大同离开三年而变得有些蠢蠢欲动的东瀛立刻就安分下来。
那些不想再受制于东瀛幕府的大名们纷纷主动派人来朝贡,表现的无比乖巧。
大同这里发展一片良好,而江南的南明朝廷,还在混乱中摸索着道路。
倒不是崇祯不想励精图治还于旧都,而是他压根无能为力。
南人和北人的矛盾太大了。
自大明开国的南北榜案以来,南人和北人就是互相不对付,更别提现在是北人跑到南人这家里来抢饭吃,这让南国的士绅勋贵情何以堪啊?
但也正是这些北人的到来,让江南涌入了大量的有钱人,这些人可是带来了大批的金银,加上朝廷南狩时带来的金银细软,汇聚了海量金银的江南也迎来了繁荣和奢靡。
放眼金陵,日夜灯火不息,秦淮河上更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整个应天都在一种轻歌曼舞,灯红酒绿的沉醉之中,似乎完全忽视了北方的大同。
自从得知大同被旱灾牵制,南明小朝廷就彻底松懈下来,也就是崇祯和北人们还抱着还于旧都的想法,一直踌躇满志的要训练军队。
崇祯先是重新组建了江北四镇,随后又在北人们的支持下重建江南京营,重建的江南大营不再以各地的卫所兵为主,而是以募兵和乡勇为主。
崇祯也是看明白了,那些卫所兵真的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他算是知道为什么朱由校要取缔卫所了,这些卫所,沿海地区的都烂了,更别提内陆的卫所了。
也就是边关卫所还好一些,西北、辽宁,这些地方的卫所才算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