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纹。
彩陶纹饰发达,常见纹饰有回旋勾连纹、花瓣纹、弧纹、豆荚纹、网格纹等。
也有少量的动物纹、鸟纹和蛙纹等,其中以回旋钩连纹最为常见。
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距今约公元前1500前900,代表器型有彩陶双勾纹双耳罐。
辛店文化分布在甘省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海青湟水流域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
其陶器大多为圜底,主体纹饰为双勾纹。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之中也有白陶罐。
白陶最早见于汤家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都较为流行,西周以后消亡。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当中,还出土过白陶双系背壶、白陶鬹等。
白陶所用原料系纯度较高的陶土,成型后,入窑经约1000℃窑温焙烧而成。
再就是红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出土的有红陶三足鼎和红陶鬹。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龙山文化陶器主要有灰陶、红陶、黑陶、彩陶和少量白陶等,制陶工艺比仰韶文化陶器有很大提高。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出土有黑陶单柄罐。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齐鲁章丘龙山镇而得名。
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
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