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鱼和半坡人们生活的联系。
大汶口文化是距今约6000—4200年,因首先在齐鲁省宁阳县堡头村和泰市郊大汶口镇发现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齐鲁和苏江省北部。
大汶口文化陶器,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
按颜色可分为红陶、灰陶、白陶、橙黄色陶等。
白陶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
陶器造型主要有鼎、豆、罐、壶、杯、盂、鬶、背壶等。
背壶是大汶口文化所特有的器物。
大汶口文化也有非常精美的彩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出土于苏江邱县四户公社大墩子,彩陶花瓣纹钵。
肩部以褐彩留白二方连续叶纹装饰,每五片叶子组成一椭圆形图案,共五组。
叶纹下饰褐彩圆点纹一周。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初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
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
其彩陶多用红、褐、紫彩描绘纹饰。
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圆点纹等。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约公元前3900前3600年存世,其中彩陶花叶纹是齐代表。
庙底沟类型处于仰韶文化中期,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晋南、豫西地区。
庙底沟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极少量灰陶,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陶最常见。
纹饰有绳纹、线纹、弦纹,还有少量附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