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执着。
佛家讲摒弃诸欲,是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乃是舍弃五蕴,破除身心与外界之间的执着。
自此斩却贪、嗔、痴三毒,便能立地成佛。
而觉生和尚却点出九劫一再寻人问“舍”,分明有了执念。
其实佛家讲“舍”,其本质就是放下执取之心,不一味享乐,不沉溺苦修,达到心神皆静之境。
但觉生和尚已然脱离了这一层,越过“执念如绳缚,舍者得解脱”之论,再往上深究佛理,探讨空性与无我之境。
所谓“舍尽法执,证悟空性”之言,已然是舍离一切欲念、法相的执着。这才有了觉生和尚说的“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这是说对“舍”有执念也不行,需得无有“舍”的念头,才是真的“舍。”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九劫大师重复了一句方才觉生和尚的话,微笑点头,道:“先人之言直指心性本自具足,无需外求。”
他看向觉生和尚,问道:“贤友可有心性具足,无需外求?”
“回禅师,小僧修习佛法日浅,尚不可得。”觉生和尚垂首回话。
“那小友如何去‘舍’?如何去‘舍’之‘舍’之境?”九劫大师又来问。
“遇佛杀佛,遇祖杀祖,无人称佛,无人称祖。”觉生和尚微笑道。
这并非是说灭尽佛、祖,而是不立偶像、不受诸般约束之意。
“阿弥陀佛。”九劫大师闻言,好奇问:“如何来做?”
“我自成佛。”觉生和尚道。
“贤友有了此心,却也是入了执念。”
九劫大师终于找到了觉生和尚话里的错漏处,道:“舍尽法执,证悟空性。我辈求索万方,历经万千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