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着数以千万计产业工人的生计,意味着社会整体运行质量提升,意味着可以从全球获利。
其实自从获得机械核心之后,造车这一选项就一直在翟达的备忘录里。
随着一项项技术拆解,脚步似乎越来越近,但以汽车工业的复杂性,其实连一半路都没走完。
就像万罡说的,技术,只占据40。
再垃圾的产品,有人买才是硬道理。
翟达有自己的计划,和万部的计划.只能说“合而不同”。
“您希望有鲶鱼搅动浑水,但鲶鱼本身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包括养鱼的人,我说实话,研究院不缺可以发展的方向,也不缺盈利的领域.仅仅养鲶鱼,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即便有补贴扶持么?”
翟达点点头:“是的,即便有补贴扶持。”
“而且哪怕是研究院,也很难短时间内做出成熟的产品,安全、配套、质量.大概需要两三代才能趟出路子在此之前把不成熟的东西交给消费者,我不赞同。”
市场和舆论的不支持,并不会在研究院身上就成为特例,这个时间点比后世还早,造车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
他可不想日后被做成鬼畜视频、或者车造出来刚出厂就被点着火、更甚出了点车祸直接手机短信全国通报。
如果不能对舆论产生有效的节制,最后只会变成大烂账。
虽说他不惧怕“砥砺前行”.但我为何非要踩着刀片?又不是挣不到钱。
万罡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但民营企业一切以利益为核心,这点无可指摘。
直到听见翟达说道:
“但如果换个思路把鲶鱼丢出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