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午的阳光极好,整个韶山象披上了一层金纱,来韶山参观的车流人流,正源源不断地从检察院门前的公路上涌过。我们也要抓住这美好的时光,去参观韶山人民为纪念毛主席诞生百周年所兴建的五项永久性纪念工程:毛泽东铜像、毛泽东文物仓库、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诗词碑林、以毛泽东六位亲人为主的烈士陵园。
小车随着车流人流在市区缓缓行进,只见座座楼房,条条街道全部装点一新,到处是红旗招展,彩旗飘扬,彩灯闪烁,“纪念毛泽东诞生百周年”的大型横幅比比皆是,一曲曲《红太阳》颂歌此起彼伏,韶山人民沉浸在无限怀念和欢乐的气氛之中。宽厚淳朴的韶山人民,世世代代也不会忘记,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韶山的今天。因而,他们把领袖恩、故乡情融汇在一起,把振兴韶山经济,加速韶山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纪念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的最好行动。
我来到韶山革命烈士陵园,在革命战争年代韶山共有148位烈士献出了生命。其中就有毛泽东的六位亲人。为了纪念这些英烈,陵园内除建有烈士雕塑群像、纪念塔、泪飞泉外,还建有六亲祠、五英亭等。近日又完成了彭公达、林蔚、孙仁的石雕像。这三位烈士都是韶山人民的优秀儿子。三座像均为全身立式,每座高2.3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
彭公达,生于1903年,韶山市永义乡长湖村人。1927年8月在汉口的紧急会议上,他曾与毛泽东同时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他是我党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湖南农民运动、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8月7日,敌人以“罪大恶极”的罪名,将他惨杀在长沙小吴门外的校场坪,时年25岁。为了逼真地表现出我党这位练达、坚贞、足智多谋的领导人,石雕像的外表艺术处理可谓恰到好处:他头戴帽,身着中山服,坚毅的目光凝视前方,宛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