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泩点头,又说道:“我觉得还是因为江夏一直都没有回信。”
谢舒华也是这么想的,最终还是对江夏的爱绝望了。
另外一边的王晓波听见查海泩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原因很大,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杨菊最后选择自杀,真的很意外,尤其是最后都已经要出狱了。”
“选择自杀,其实就是杨菊崩溃了。”
在查海泩看来,杨菊就是因为最后江夏的无情,才会崩溃绝望选择自杀,说道:“起初收到江夏的录音带杨菊很开心,很振奋,对于一个在监狱里呆了几年过着从来没有朋友没有亲人与世隔绝生活的中年女人,江夏的录音带就是杨菊灰色生活的一缕阳光,带着旧日爱的力量使她开始努力的学习认字,可是她写给江夏的许多封信件从来得不到回音,从那时候她就已经开始自暴自弃。”
“后来江夏去监狱看他,杨菊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跟江夏拉手,等了一会儿江夏才伸出手,短暂的触碰之后撤离再不愿意跟她有接触,江夏甚至还在她这么多年的牢狱生涯后责问她对于过去在看守所工作的看法,她到此彻底绝望,生存的欲望在多年的监狱生涯中早已被消磨殆尽,曾经支撑过她鼓励过她的来自江夏的爱,也只是她的自以为是,江夏将她的生活安排的挺好的,但是唯独没有将自己安排在她日后的生活中,她们的爱早就过去了,对于一个年老的女人来说她没有活下去的理由,连最后一丝藏在心中的温暖都被江夏的探监戳破,她只能崩溃后平静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见查海泩的话,王晓波点了点头,说道;“是这样,第一次收到江夏的磁带,杨菊是诧异的、慌张的,随后是期待的,柔软的,这种情绪一直到江夏读契科夫的《牵狗的女人》而达到高潮,我想有成你之所以选择这本《牵狗的女人》也是有深意的。”
林有成笑了笑,当然是有原因的。
其实《朗读者》这部里面最特别的情节就是江夏和杨菊在床上学习时,都要先为杨菊朗读,里面自然也就会要涉及到江夏朗读过的课文。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