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儿志在远方,奈何家长期望稠。
同忧,同忧,愿与君高飞远游。
诗成,纸鸢渐落。李一杲心动,疑彼处有同怀之人。急欲投书寄意,奈纸鸢高远,难以触及。情急之下,怀中摸索,忽触一重物,李一杲遂以纸裹之,奋力向纸鸢投去。石重纸轻,纸鸢应声而落。李一杲怅然若失,复坐诵经。及至黄昏,忆及怀中之石,探手欲取,却遍寻不见。恍然忆起晨间之事,方知石已作为投书之用。
念及无问仙所言“若此石生叶,即是你机缘到来之时。”,李一杲心中暗忖:莫非此即吾之缘分乎?遂燃灯寻石,循纸鸢落下之方位觅去。
是夜,月色溶溶,如银波洒落,灯影参差,若明灭之萤火。李一杲于深巷幽曲之地,寻得落石之迹,目见一幢小楼,掩于翠竹婆娑之中,楼上疏窗微透烛光,如星点闪烁。一杲心有所感,遂拾级而上,轻叩其扉。
须臾间,门启半缝,一青衣女子探首而出,眉目如画,清秀婉约,若出水芙蓉,令人心醉。一杲见状,忙道明来意:“吾有一块石头,误落贵府,特来寻回。”女子闻言,微颔其首,细声问道:“敢问公子,石头形状若何?可有凭证?”一杲答曰:“乃一普通鹅卵石耳,外包一纸,上有吾所书如梦令一词。”言罢,即背诵其词。
青衣女子听后,点头微笑,道:“公子请进内一叙。”一杲遂踏入小楼,但见室内陈设雅致,书卷盈架,香气扑鼻。二人相对而坐,女子纤手递还石头,又烹香茗以待。茶香袅袅间,两人谈起修道之志,竟如故人重逢,言语投机。
原来青衣女子名曰赵不琼。不琼好奇问道:“吾观公子之石,并无特异之处,果真是仙人所赐么?”一杲笑道:“乃无问仙随手拾得赠我,其中玄机,吾亦不得而知。”不琼闻言笑道:“一块顽石,岂能长出叶子?莫非仙人于此石中藏有仙法?”一杲摇头道:“吾曾多次取出观察,却未见异状。不如吾与子共同研究之?”不琼亦生好奇之心,遂与一杲共同揣摩此石,然终无所获。
自此,李一杲与青衣女子赵不琼鱼雁频传,诗词唱和,情意绵绵。共志同趣,心灵相犀,情深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