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从此,蜀地成了天府之国,有了沃土万里。
古代,治水可是大功,治水者往往会被封神,成为神仙,就如大禹治水一般。
于是,李冰离世后,蜀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念念不忘,遂开始祭祀李冰。
李冰也由此踏上了神格化的道路。
最早记载李冰为神的,当属东汉的风俗通义,其中记载了“李冰斗蛟”“李冰斩河神”等传奇故事。
其风俗通义原文节选如下:
秦昭王遣李冰为蜀郡太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
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以为妇,不然,为水灾。…冰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拔剑,忽然不见。
良久,有两苍牛斗于岸旁。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极,当相助也。若欲知我,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薄乃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
蜀人慕其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
即在风俗通义的神话故事里面,江水里出了河神,每年都要娶两个未婚少女做媳妇,否则便要大发水灾。
李冰之神与江神展开决斗,最终斩杀江神。
人定神天,神干的不好,取而代之。
李冰又有治水的功绩,自然就成了水神,江神。
后面,李冰之神又经历过很多的版本的演变。
到了北宋的时候,形象逐渐演变成:
“其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百姓望之,谓之灌口‘二郎神’。”
李冰形象的变化,或许与唐朝中期毗沙门天王相关的形象有所关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