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的日本陶艺家听完她的讲解后,感慨道:“你的语言很美,但更美的,是你对手艺的尊重。”
林若然微微一笑:“因为我见过太多双手,它们粗糙、结满老茧,却拥有最温柔的力量。”
展会期间,她还参与了一场名为“传统与当代对话”的论坛,与来自意大利、印度、墨西哥等地的手工艺专家进行交流。她分享了“澜云集”的运营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现代设计与市场机制,帮助传统手艺重新焕发生命力。
一位法国设计师听后表示:“我一直以为,传统是沉重的包袱,但现在我才明白,它可以成为灵感的源泉。”
林若然点头:“没错,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倾听它的声音。”
几天的行程紧张而充实。在巴黎的最后一天,她独自一人走进了一家当地的手工陶艺工作室。店主是一位年轻的法国姑娘,正在拉坯,手法虽略显生涩,但眼神专注。
林若然静静地看着她操作,突然开口问道:“你喜欢陶艺吗?”
女孩抬头,露出惊喜的笑容:“是的!我觉得泥土有生命,每一块都有自己的故事。”
林若然点点头,拿起一块未塑形的泥胚,轻轻揉捏了几下,然后递给她:“试试看,让它说出你想说的话。”
女孩接过泥胚,眼中闪烁着光芒。
离开巴黎时,林若然带回了许多新的想法,也带回了一些异国的手工艺品。她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好,准备带回澜沧,作为文化交流的见证。
回到基地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空气中弥漫着米粥的香味。阿婆早已在门口等着她,见到她下车,笑眯眯地迎上来:“回来了就好,热热乎乎喝碗腊八粥。”
林若然紧紧抱住阿婆,轻声说:“我回来了,带着外面的世界。”
阿婆拍拍她的背:“那就好,走得再远,也要记得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