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展示的殿堂。来自世界各地的手艺人齐聚一堂,各自带来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林若然带来的是一组由中国匠人共同完成的作品:一件融合了景德镇陶瓷技艺与侗族木构美学的茶具组合;一幅由苗族刺绣大师与云南扎染工匠联手创作的《山水图》;还有一件以竹编为基础、结合玻璃工艺制作而成的灯具作品。
布展当天,她亲自调试灯光,调整陈列角度,确保每一件作品都能展现出最佳状态。展馆内的工作人员都被她的认真打动,一位法国策展人忍不住问:“你真的不是艺术家吗?”
林若然摇摇头:“我只是个讲述者,真正的故事,在这些手艺人的手中。”
开幕式上,她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发言。她用流利的英文讲述了澜沧的故事,讲述了那些藏在深山里的匠人们如何用一生守护一门手艺,又如何通过一双双手,将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我们常说,传统是过去的遗产,”她说,“但我认为,它更是未来的种子。只要有人愿意种下它,它就会生根发芽,开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花。”
话音落下,掌声雷动。许多外国观众走上前来,仔细端详着展品,向她询问每一个细节。她耐心地解释着,甚至用手比划着动作,试图让对方理解那些复杂的工艺流程。
一位年迈的日本陶艺家听完她的讲解后,感慨道:“你的语言很美,但更美的,是你对手艺的尊重。”
林若然微微一笑:“因为我见过太多双手,它们粗糙、结满老茧,却拥有最温柔的力量。”
展会期间,她还参与了一场名为“传统与当代对话”的论坛,与来自意大利、印度、墨西哥等地的手工艺专家进行交流。她分享了“澜云集”的运营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现代设计与市场机制,帮助传统手艺重新焕发生命力。
一位法国设计师听后表示:“我一直以为,传统是沉重的包袱,但现在我才明白,它可以成为灵感的源泉。”
林若然点头:“没错,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倾听它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