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从京城返回申城,这一趟除了车展,顺便也去京城奔驰的工厂参观了一番。
他既回来,也就第一时间与崔之愚取得联系。
崔之愚来临港考察碳硅集团,碳硅集团也在这两天对这位副总经理进行了一些评估,总体认可他的能力。
长城的人才战略保守,基本都是内部培养为主,作为少有的从外部引进的高管,崔之愚负责的战略规划工作还是比较出色的。
俞兴见到崔之愚,迅速敲定他的百万薪酬,再加上年底20的奖金以及20价值的期权,总体相较于长城的薪酬有差不多80的涨幅。
当然,如果崔之愚今年继续在长城,因为市场销量的火热,他估计也能有4050的涨幅。
崔之愚对于碳硅集团的待遇是满意的,王凤瑛王总作为长城的二把手,去年也就143万,今年大概才能突破200万,这么比下来,俞总确实挺慷慨。
他还需要回长城走完离职流程,预计六月份就能正式加入碳硅集团,开启职业道路上的一段新能源旅程。
这段用个人前途押注的行业新旅程能否顺利…
崔之愚把所有事情谈完之后忽然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但已经选了就只能走下去。
俞兴不清楚这位新任副总裁复杂的心情,只是期望他能分担自己的一些日常事务,至少,协调研发团队推进发动机、三电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落地,这会是崔之愚的一个重点工作。
碳硅集团的诸多零件供应都已经有接洽的供应商,但确实如IDG的章苏阳在车展上询问的那样,发动机这一项迟迟无法定下。
5月10号,俞兴在硕和国际见了算是加班的胡铮南,又一次聆听发动机项目的推进问题。
“不管是沈航三菱还是东安,两边都是死咬着不松口。”胡铮南有些无奈,“我是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宝贝的…他们的发动机想拿来做增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