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确认、并锁死蔚的开野路线!
毕竟BLG一级三路都没有战斗力,蔚不可能主动冒着一级野区大混战的风险前往对面红区。
而自己下半区又漆黑一片且必然遍布视野,明显蔚现在只能开蓝。
无论怎么看,对面都像是想要准备来野区找自己。
“我能抢线的!”
“我们也可以试试。”
BLG上下两路都立刻给予肯定的回答,完全不想让己方吃瘪,中路的膏膏也只是略作迟疑。
北川确实猜对了。
BP阶段V5放出版本强势的沙皇与厄斐琉斯,唯一原因就是这两都属于前期对抗性不强的英雄。
还记得V5在夏季赛版本的第一个理解,就是因中路游走边线能力的减弱,反倒加剧了“中野对抗”的重要性。
夏季赛第一场对阵EDG,就是因为对方选了卡牌这个完全没有作战能力的英雄,导致杰杰野区直接被掀烂。
但发展至今,赛场的应对手段与主流理解也都已经有了变迁。
首先,自然就是选出1v1极强的野区英雄,螳螂近期的选取率飙升就是验证之一。
只是这显然属于非常“不稳”的应对方式。
因为这不仅对野区选手要求极高,还需要三路都选出十分极致的《前期对线》英雄————而一旦对面选出功能型打野,逃避野区对抗,进攻压力就会巨大!
没打崩对手,就是打崩自己!
而毋庸置疑的是,除非是BP被爆了,否则基本也不可能选得到四条路对线都是劣势的阵容。
那样一来,对方打野要做的无非就是一直避战换野区,总能找到至少一条己方边线有优势的半区刷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