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立场往往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
如今的徐青,视角越来越接近老皇帝,下意识地喜欢看着手下进行派系争斗,而自己则充当那个掌控全局的裁判。
这种掌控感,让他内心深处涌起一种莫名的踏实感,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徐青前世曾读过《君主论》,他深知,在古代世界,一旦坐上君主的位置,往往会本能地朝着马基雅维利式的独裁者方向发展。
乾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类独裁者以维护统治权力为最高准则,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他们将权谋之术运用到极致,为了巩固权力,不惜采用欺诈丶暴力丶怀柔等各种手段。在他们眼中,善行与恶行都只是统治的工具,而非道德的准则。
甚至有人直言:「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更安全。」
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民众容易被利益驱使,且性情多变,因此需要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依靠道德感化。
他们擅长运用分化权贵丶扶植亲信丶控制舆论等手段,瓦解潜在的威胁;同时,也会不遗馀力地削弱强大的邻邦,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祸患。
并且,他们还十分善于转移矛盾,比如刻意制造外部威胁或者内部敌人,将民众的不满情绪转移,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对反抗者,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施以残酷镇压;但对顺从者,则会展示出宽容的一面,以此塑造「恩威并施」的威慑形象。
徐青回忆起老皇帝的种种手段,发现他几乎完全符合马基雅维利式独裁者的特徵。
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中了大部分招。
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若是真的改朝换代,自己上位和老皇帝在位,对于天下人来说,似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