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面对诸多利好的局面,朱由校恨不得立时发动对日作战,提前帮助中华民族清楚这个毒瘤,可是目前明朝的主要问题还是要解决土地兼并。之前朱由校做到任何改革都是为了把土地和平的分到农民手中,然后由朝廷出面补贴地主阶级的损失,尽量减轻社会矛盾,包括他提出修路的国策也是如此。
翌日清晨朱由校起了个大早,迫不及待的将熬夜绘制的公路网拿到皇极殿。他想先透个风,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反应,然后核算具体的工期、成本以及需要解决的各种困难。
对于小皇帝的计划,老狐狸韩熀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是变相的给那些失去土地的士大夫们找点生计,可谓一石三鸟。
“吾皇圣明,统一修建驰道源于秦朝的始皇帝,隋朝的炀帝也曾开挖京杭大运河,这些工程虽然劳民伤财,但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显著。如今我朝财政日益好转,百姓丰衣足食,正是大力修建道路、疏通漕运的时机。”
韩熀贵为内阁首辅,说话自然有些分量,底下人听了他的意见后也纷纷附和,但是大明的财神爷杨涟却并不买他的账,上前劝谏道:
“修路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怕是朝廷负担不起。老臣认为应当先从传统的两京一十三省开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岁出,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回报,将来朝廷可以源源不断的调拨资金。至于西南和东北,一是山川阻隔,施工难度大;二是将来叛军可以长驱直入,不利于边关的防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涟的考虑是典型的东林党作风,表面上看是为朝廷考虑,说的非常有道理,其实狗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